助力志愿 >> 品牌项目 >> 详情

点亮“心”希望 I 六年等待,跨越山海的爱心接力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9/10 15:02
>



2023年,夏

县医院门诊室外,一位父亲带着年幼的儿子早早的等待着...


1岁时,景豪的爸爸发现儿子的嘴唇总是明显发紫,完全没有血色。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带着桑杰去县医院进行检查。检查后,医生怀疑孩子有先心病,建议他们立刻启程前往上一级市医院。“这是很复杂的先心病,我们这里根本没有诊治能力。”在看到心脏彩超后,市级医院的医生建议他们前往昆明。


隔天一早,一家仁搭乘火车前往昆明,当天就住进了昆明市延安医院。在详细检查后,景豪被确诊为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果不进行治疗寿命将会大大缩短,进行手术治疗则可以改善生存质量。


不到两天的时间,近300公里的路途,原本好好的儿子突然被确诊身患重疾,而且也没有很大的治愈把握,头一回听说这个病的景豪爸爸,在医院与医生整整沟通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医生们都说这个手术非常非常复杂,难度很高,如果要做,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景豪的父母整整一夜都无法入睡,实在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当时他才1岁,话也不会说,什么也都还没有体验过,如果手术台上有任何意外,感觉像枉来一趟人间,太不值得了。”想起当时的情况,景豪爸爸哽咽着说到,“他妈妈从昆明一路哭到普洱,一直抱着孩子,完全接受不了孩子生病的现实。”回家的路上,景豪的爸爸一直安慰妻子,一边鼓励妻子看开一点,一边告诉妻子,他们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多看一看这个世界,多感受生活的美妙。到达普洱后,他们决定带着景豪去西双版纳游玩一趟,这也是这对一直在大山深处靠务农维生的农村夫妻,第一次外出旅游。



从那时起,景豪都在全家人无微不至地照顾中成长。尽管他几乎不能跑步,走路也追不上比他年龄还小的孩子,但家里人并没有因此放弃。每年,爸爸都会带他去医院复查,但每次都没有得到令他欣喜的消息。“景豪确诊之后,我们的心态其实很分裂,一方面觉得能养他多久就养多久,一直在努力为告别做好准备。”景豪的爸爸直言道,“一方面又觉得医疗水平在不断进步,或许什么时候,就可以比较有把握地做手术了。”


就这样,景豪的父母在折磨与忐忑中,陪伴儿子来到了第六个年头。


2023年夏天,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兰专项基金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的专家们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前往云南进行先心病筛查义诊,刚好要去景豪一直复查的县医院。“县医院的医生刚知道有义诊,就立刻打电话通知我,让我一定把握住这个机会。”


景豪的父母一直生活在云南边陲的大山深处,祖祖辈辈靠务农为生,对他们来说,昆明已经是他们想象中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也是他们能力范围内,能给儿子最好的医疗水平。北京、上海对于他们而言,实在太过遥远,不仅是距离上,更是心理上。这次义诊机会,是他们千载难逢的机会。义诊当天,景豪的爸爸很早就带他来到县城,第一个接受了专家们的检查。


经检查,好消息终于接踵而来,专家们一致认为景豪可以进行手术,并且手术的成功率相对较高;医生还告诉景豪的父亲,手术花费相比简单先心病要高不少,但在医保之外,还有公益机构提供爱心支持。大喜过望的景豪爸爸,立刻打电话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妻子。




不久后,通过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等爱心机构的资助,6岁零4个月的景豪在爸爸的陪伴下,来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在专家会诊后确定了最终手术方案并顺利地完成了手术。


2025年今年6月,由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华皓会计师事务所、上海交通广播《1057大家帮》栏目组等相关单位携手派出的医疗专家、社会工作者、爱心人士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再次前往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健康义诊和筛查评估工作,小景豪也来到现场进行了复诊。经检查后,医生建议小景豪来沪进行第二次手术。



本次来沪,小景豪待了近一个月。但值得欣喜的是,经过手术,他已经基本康复。近日,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相关领导、上海华皓会计师事务所爱心代表也特意去往儿科医院,对小景豪进行了探望与慰问。据悉,孩子两次的手术费加起来接近30万元,在除去医保后,剩余大部分手术费用以及患儿家庭来沪往返机票、住宿等费用均由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等爱心机构与企业提供支持。


曾经因心脏病无法奔跑的他,终于可以像同龄孩子一样追逐阳光、感受微风。这场跨越两千多公里的爱心接力,让一个濒临绝望的家庭重获新生,而在无数陌生人的守护下,更多类似的生命故事还在继续,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希望更多爱心力量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同时关注“点亮‘心’希望”公益项目。只要不放弃希望,山海皆可平,爱与生命终将绽放最美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