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动态 >> 基金会动态

“上海市5分钟社会急救志愿服务公益项目”培训版块正式启动!
正文▼ 浏览量:272 发布时间:2025/08/12 10:48


    2025年8月9日,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牵头,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及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组织实施、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及腾讯公益共同见证,首场“上海市5分钟社会急救”志愿服务公益项目急救导师培训大会在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启动。现场来自各行各业近200人的急救学员及资深导师参与活动。



    启动仪式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处长吴文辉、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主任张志锋分别作主题发言;腾讯时光实验室总监翁汇扬对该公益项目作整体方案介绍;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丁俐、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秘书处负责人潘建军参与见证;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副主任袁明主持。首次导师培训由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科教部制订方案大纲及培训考核体系,由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科教部副部长李明华对现场预备导师进行系统的培训。



    如果说AED是“看得见的武器”,志愿者就是“用得好的战士”,而急救师资队伍则是锻造战士的“淬火者”。此次急救导师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上海市5分钟社会急救志愿服务公益项目”正式进入实操阶段。该项目培训考核合格的急救导师及志愿者都将注册为企鹅急救小程序的志愿者,未来参与到上海市120全市急救调度,成为心脏骤停社会急救志愿者中的一员。欢迎来自各行各业热心市民,通过“急救蒲公英”小程序,积极报名加入“上海市5分钟社会急救志愿服务公益项目”,为提升上海市院前急救生存率添砖加瓦。


项目背景


    上海每年约有2.8万例院外心跳骤停,其中70%发生在社区。市委市政府本年度把“增配AED”列为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三年内在居民小区和重点公共场所新增9000台AED,使配置率从每10万人26.5台跃升至100台,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2025年4月,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腾讯公司等相关单位联合发起“上海市5分钟社会急救”志愿服务公益项目。该项目以助力应对“院外心脏骤停”等各类医疗急救事件为目标,将在全市培训7万名AED操作志愿者、3500名急救导师,构建“政府领导、专业指导、科技支撑、社会参与”的四级网络,实现“呼救—定位—取机—施救—转运”全流程5分钟闭环,为突发心脏骤停患者争取黄金救援时间,实现社会急救培训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