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动态 >> 基金会动态
经过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历经半年时间的紧张筹备,经市社团局批准,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已正式注册成立。
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共设7名理事,1名监事。会议选举了陈振民同志任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兼任秘书长、赵义亮同志任副理事长,黄健、张德安、张新康、马仲器、裘红菊同志任理事,包起帆同志任监事。会议审议了《章程》、《2014年基金会工作安排的说明》、《预算报告》、《基金会原始基金保值增值的报告》、《向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报告》及基金会一系列办法、制度等文件,并以决议形式一致通过。
近年来,上海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中央文明办给予高度评价,要求“全国学上海”。尤其是世博会志愿服务的出色表现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全社会的高度认可。根据市委领导提出志愿服务从大型活动转向常态化发展的要求,志愿服务在组织项目、队伍和机制建设上取得明显发展,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日益高涨。目前,已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1万4千多个,注册志愿者数已达144万人,市、区两级志愿者服务基地385个,常态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7000多个。面对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以及全市大范围、经常性、社会化开展服务的需求,成立志愿服务基金会、开辟一条社会资金支持的新途径,更好地汇集各方资源和力量,支持各类公益项目,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已成为迫切需要。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燕爽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当前,我们正在按照中央文明委提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要求,形成以文明办为核心,以志愿者协会和基金会为两翼推进工作的新格局。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的成立是上海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为通过社会资金支持引领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在我们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更加有利于积极引领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在加强社会建设和改进社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使上海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燕爽同志在讲话中提出4点要求:第一,要做好基础性工作。基金会工作是新领域新事业,具有开创性,要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逐步认识和掌握基金会运作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基金会成立伊始就要严格按照章程和相关制度规定办事。对即将开展的10个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资助项目,希望能合理安排年度的资金募集和预算支出的使用。第二,要坚持社会化的运作。要坚决防止基金会的行政化,建立完善的制度,确保基金会在法律和社会的监督下良性运作。要确保资金募集、项目评审、资金使用和监督透明、公正、公开。第三,要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志愿服务基金会的原始资金和我们基金会成立之初募集的资金和物资,承载着社会各方的殷切期盼和各理事单位对推动上海志愿服务事业的崇高责任。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所肩负的重托,把它管理好、用好。使基金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支持志愿服务文化的培育、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项目化的推进、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的广泛覆盖等方面创出上海的特色。第四,要做好项目的资助评审工作。基金会的影响力最终是体现在资助项目的成效、亮点和创新上,我们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对项目的资助评审。一是专家评审委员会和专家库的建立一定要来源广泛,涵盖愈广泛,对项目资助的把握上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对基金会的影响力打造也更有益。二是基金会在项目的评审上要深入实际,深入到那些有创新、成效大、时间长、可复制、有推广价值的志愿服务项目中去,服务他们的实际需求,把那些有亮点、有创新,同时又亟需资金支持的优秀项目推选出来,体现社会资金引领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